一、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各命題是否正確,正確的用“A”表示,錯誤的 用“B”表示。請在答題卡上將正確選項的字母涂黑)
1.擴充解釋是對法條文字所作的廣于立法原意的解釋。
2.由于類推可能造成法律責任的溯及既往,因此我國不允許對法律進行類推適用。
3.任意性規則既規定了主體的法定權利和義務,又允許當事人自行協商確定權利義務。
4.與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相比,市場經濟更需要法律調控。
5.秦律在定罪量刑時有區分故意與過失的規定,故意犯罪稱為端。
6.附屬刑法是指非刑事法律中有關犯罪與刑罰的規定。
7.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在客觀方面的要求是足以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發生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
8.教師念講稿授課不構成口述作品。
二、不定項選擇(每小題2分,共26分。下列四個備選項中有一個以上選項是正確的,多選 或少選均不得分。請在答題卡上將正確選項的字母涂黑)
9.民族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定 。
A. 地方性法規B.自治條例C.單行條例D.地方政府規章
10.歷史唯物主義認為, 。
A.經濟基礎決定 法的一切內容B.經濟基礎決定法的形式特征
B.經濟基礎決定著法的性質、基本內容和發展變化D.在法與經濟基礎的關系中,法并不是完全消極的
11.與司法活動相比,行政執法更強調 。
A.合法性B.合理性C.主動性D.效率性
12.設立于明代的廷杖制度,監督執行廷杖的是 。
A.御史臺官員B.刑部官員C.錦衣衛D.宦官
13.下列刑法典中,規定有“保安處分”的是 。
A.《大清新刑律》 B.《暫行新刑律》C.南京國民政府舊刑法D.南京國民政府新刑法
14.按照我國憲法規定,獨立行使職權的機關有 。
A.法院B.檢察院 C.中央軍委 D.審計機關
15.有權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的主體有 。
A.國務院B.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 C.30名以上全國人大代表聯名D.中共中央
16.按照我國憲法的規定,有權檢查公民通信的機關有 。
A.公安局B.檢察院C.法院 D.黨的紀檢部門
17.追究刑事責任的表現形式有 。
A.適用刑罰 B.免除刑罰C.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D.監外執行
18.按照現行刑法的規定,以盜竊罪論處的行為有 。
A.盜竊技術成果構成犯罪的B.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C.盜竊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可以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D.竊取公民個人信息并出售牟利的
19.下列屬于濫用代理權的行為是 。
A.職工 未經授權代公司買貨B.營銷人員與買方串通損害本公司的利益C.某營銷人員離職后仍以原公司名義從事交易D.某營銷人員以其私下設立的公司與本公司做買賣
20.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核心, 。
A.應當真實B.當事人如發生誤解,民事行 為即可撤銷C.如有欺詐、脅迫,該民事行為無效D.不得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2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一種用益物權, 。
A.承包人只能是農民B.可以轉包、出租、互 換、轉讓等方式流轉C.承包人不得任意改變土地用途D.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當事人必須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6分)
1.對法的價值一詞可以有不同理解。通過法的制定和實施所要達到的目標一般稱為法的 價值。
2.法律行為的主要特征表現為行為的社會性、法律性和 。
3.“親親得相首匿”原則,最早確立于 。
4.清末官制改革將刑部改為 。
5.按照我國憲法的規定,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 。
6.刑事損害賠償屬于 的強制處分。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法律權利
2.九卿“圓審”
3.不成文憲法
4.犯罪集團
5.附延緩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五、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簡述法治與人治的區別。
2.簡述宋代折杖法的原則特點。
3.簡述清末《欽定憲法大綱》的主要內容。
4.簡述戰時緩刑的適用條件。
5.簡述“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所包含的情形。
六、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試述國務院的主要職權。
2.試論《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意義和主要特色。